光明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最新信息

光明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023-11-06 01:22:00
鹏城之北,科学绿野,光明大地生机盎然。
  近日,卫光生命科学园(二期)正式开园,释放产业空间11.7万平方米。未来预计将落地项目200个,落地企业产值超100亿元,估值超1000亿元。这是光明区提升要素保障服务水平,厚植优质营商环境沃土的一个缩影。
  优良的营商环境一直是光明区的金字招牌之一,也令其成为深圳最具魅力、最富活力、最有潜力的投资热土之一。截至9月底,光明区累计存续商事主体185844户,占深圳市现有商事主体总量的4.49%,数量较去年同期上升7.82%。2023年前三季度,光明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113.16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占GDP比重近六成。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此前,深圳重磅发布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三个工作方案,加快优化一流营商环境,向外界释放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加快发展的强烈信号。
  勇者奋楫逐浪高。立志“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光明区,正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助力市场主体破堵点、解难题,打造更有温度、更加优质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市场化”释放“强磁力” 孵化创新能级提升
  驱车沿光明区公常路往黄江方向行驶,可以看到一个创意感十足的建筑群沐光矗立,别具一格的建筑形态格外吸睛,这就是卫光生命科学园。
  中科阿尔诺(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卫光生命科学园引来的明星项目。公司创始人陈阳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中科阿尔诺快速创建了合成生物学研发实验室、光明区最大的吨级合成生物发酵平台和完整的规模化标准化合成生物中试生产线,顺利获得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裸藻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国首证”,现已正式投产运行,并在市场上迈出了强健有力的步伐。
  借势光明科学城,卫光生命科学园还重点引入了深圳湾实验室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和深圳医学科学院。其中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依托创新中心与企业建立共享平台,将为深圳市医药产业发展提供CDMO/CRO支持,推动深圳湾实验室建立湾区唯一涵盖新药自发现至产品注册的药品研发全周期链式功能平台。
  目前,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已建成,近期将投入使用,未来将重点聚焦基因治疗、医学影像、细胞治疗等方向孵化集聚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团队。
  现在,随着光明科学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完善,一个个科技创新载体,激活企业创新“一池春水”。
  深圳绚图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海晖,2014年辞去国外高薪工作,回深圳创业。从光明区留学生创业园起步,他的公司团队从8人壮大至近百人,频结科研硕果,还孵化了多个孔雀创新团队和科技企业。他强调,从来不后悔选择深圳,选择光明,选择留创园迈开自己创业第一步。“深圳光明塑造了我后半场人生。”
  一批批创业者从留创园“毕业”,走进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市场化”联动“新体系”
  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除了聚合各种创新创业要素,光明区还有哪些“法宝”优化营商环境?
  据了解,光明区编制《光明区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任务清单》,围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要素保障服务水平等九个重点领域提出53项改革任务;制定了《深圳市光明区2023年营商环境宣传工作方案》《光明区2023年领导挂点服务企业专项活动方案》《光明区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光明区关于支持科技金融发展的若干措施》《光明区促进商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全力保障企业发展需求。
  以促进光明区商业发展为例,光明区制定若干措施,最高奖励3000万元,共有18个条款,主要在鼓励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品牌商业业态集聚、强化商业发展要素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作为光明区“拿地即开工”的典型代表,贝特瑞有一个单独的企业服务档案,事项名称、受理日期或帮办日期、办结日期、审批单位、是否完成、问题及解决情况等办理进度情况清清楚楚。在光明区“光明政帮办”服务中,这样随时动态更新、及时跟进推动的企业服务档案还有很多。
  近年来,光明区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服务效能提升,加快构建精准、主动、智能的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方面,升级“政帮办”服务体系,成立区、街道、社区三级专业帮办团队,今年上半年,为31家招商企业提供帮办服务,成功落地24家。建立“一企一档”“一项一案”机制,为24个拿地项目开通报建“绿色通道”,完成咨询办理事项400余项。
  另一方面,“秒报秒批秒证”一体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上半年,新增“秒报”10项、“秒批”5项,优化整合“一件事一次办”85项。“免申即享”“精准智享”事项累计服务超10万次,发送补贴信息超19万条,更大力度推动惠企惠民政策快速直达。
  得益创新体系的支撑和市场环境的优化,光明区的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截至目前, 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946家,全区上市公司增至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国高企业数量增幅近200%,达到1911家。
  “法治化”保障社会发展
  公平竞争秩序稳步向好
  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不可或缺。
  为突出法治化营商环境,光明区在全市率先提出以科发集团、中集低轨卫星物联网产业园(CIMC中集智园)为试点,打造光明科学城企业合规试点示范园区,为园区141家新能源、卫星物联网、科技等企业提供合规指引。
  位于光明科学城核心产业转化区的中集智园,以开放式生态环廊串接起独栋企业总部、创新孵化中心等各类物业形态,成为光明乃至深圳创新生态商务新地标。
  与这座新地标相隔3公里外,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光明科学城巡回审判点,不久前公开开庭审理了一宗侵害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及垄断纠纷案件,敲响巡回审判点开庭“第一槌”。
  中集智园与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光明科学城巡回审判点,背后所折射的是用法治护航科学城的决心。
  自2018年9月19日行政区成立以来,光明区始终以法为“舵”、以法扬“帆”、以法定“锚”,充分发挥法治“压舱石”作用,护航经济大船破浪前行,公平竞争秩序稳步向好。
  5年来,光明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正式成立,法治光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一体全面推进。
  5年来,光明区坚持以高水平法治保障光明科学城高质量发展,推动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打造知识产权综合保护高地,开展企业合规建设,推行精准高效涉企执法,法治化营商环境实现更好更优。
  5年来,光明区坚持将依法行政作为法治政府最鲜明的品格,政府重大决策全面纳入合法性审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有效彰显,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得法治深圳建设考核全市第一满分成绩。
  5年来,光明区坚持以改革创新破局,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取得“五个全市率先”,全国首个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平台在光明上线,全市首家公职律师事务所揭牌……5年来,光明区坚持打造法治社会金字招牌,群众诉求“光明模式”“500米公共法律服务圈”“商事调解试点”等成为标志性引领性品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光明蔚然成风。
  深圳市名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光明区坚持以企业法律服务需求为效果导向、满意导向,将法律服务行业优势转化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实践,给企业提供了切切实实的帮助。
  “国际化”开放链接全球资源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是闭门造车,要摸着合作开放才能过河。
  在光明,共享科学城时刻。在今年4月举行的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开幕式上,光明科学城向全球发出设施开放共享邀约,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国家超算中心、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精准医学影像、鹏城云脑Ⅲ等九大设施全部面向全球科研机构、企业、个人开放共享,为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提供大型科研物质条件。
  随着创新资源的加速集聚,科学和产业双向奔赴,光明大力推进大科学装置共享,走出了一条科研经济快速崛起的发展新路,正加快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8月29日,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明确支持河套深圳园区联动深圳光明科学城,为科学城原始创新提供国际化科研环境和平台。重磅利好带来新的澎湃动能。
  一个是拥有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的高端科研基础设施聚集地,一个是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与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创新要素正在光明科学城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两个重大平台之间加速流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建议,通过产业引导、市场孵化、开放共享的方式做好国内国际双向互动的创新生态系统,引入河套合作区更多的国际创新因素,与本土创新体系联动形成融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生产模式创新于一体的三轮驱动创新生态系统。
  在光明,拥抱国际创新合作。首届国际生物科技创新与投资大会、工程生物创新大会、国际脑科学前沿与产业大会等国际性专业论坛峰会在光明科学城举办,持续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光明坚持以全球视野和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全面提升“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一批批领先企业和机构投资光明、布局光明,共享光明科学城发展新机遇。
  今年3月,光明区与全球最大智能传感器产业数字平台德融宝,成功签署了深圳总部及全球竞争力中心中国总部落地合作协议;5月联想集团全球“母本工厂”规模投产,这一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元;6月国药集团与GE医疗两大世界500强企业签约,携手共建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先进制造基地;8月世界500强企业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粤港澳大湾区总部正式落户光明科学城……
  数据显示,1—9月,光明区累计招引落地经营企业479家,其中世界级中国500强项目7个、大院大所项目3个、央国企项目6个、上市企业项目12个,专精特新企业19家、国高企业22家、潜力型成长企业55家。
  “品质化”匹配城市配套
  打造幸福宜居光明标杆
  民为城之本,人心往之,城必兴焉。科学的发展、产业的兴旺、城市的繁荣,最终目的都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月5日,2023深圳光明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赛,光明为跑友打造了“最美赛道”,跑友们在奔跑中穿过森林和花海,感受一路繁花一路景。
  这是光明区加速提升城市配套的生动体现。在这里,光明用心打造“活力光明”文化品牌形象,织就触手可及的“诗与远方”。加速擦亮“10+N”体育赛事名片,赛艇、自行车、马术等赛事缤纷呈现,首届户外运动季火热启幕;“重大文体设施”加快建设,71个书香亭布满城市街角。全区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21.94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图书馆48座(总馆1座,分馆47座),藏书量323.35万册。全区体育设施总场地面积为293.74万平方米。
  在这里,光明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更多孩子“上好学”。近年来,光明区政府频频牵手知名学校,先后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深圳中学等签约落地合作办学。新改扩建学校30所,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4.5万个、高中学位1.11万个,公办幼儿园实现从0到64所的跃升,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2.4万个。
  在这里,光明区持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好医”。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成功创建三甲。市中医院光明院区竣工验收,即将开业。行政区成立以来,新增社康中心18家,总数达到57家。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开业后,光明区床位数将达到4727张,千人床位数为4.1张。2025年全区床位数将达到10000张,千人床位数达到8.4张。
  在这里,光明区全力打造田园里的科学城,让群众生活在都市中的“世外桃源”。目前,公园之区全面建成,279座大小公园星罗棋布,170余公里绿道、60公里碧道贯通全区。光明湖库容1.39亿立方米,群山环抱,气势恢宏。森林壮阔秀美,野生动植物生机勃勃,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仙八色鸫等栖居于此。
  在这里,光明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让居民出行更便利。今年年初,光明中心区“三横两纵”等40条市政道路集中通车,引全城瞩目。道路交通建设迎来重磅进展,撑开光明科学城路网骨架。未来,这里将形成“两高铁、两城际、两枢纽、六地铁”网络中枢。住房保障也让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更有底气:近年来,筹建保障性住房37632套,供应20447套,新增供应商品房471万平方米。
  光明区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九大方面
  一、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提升要素保障服务水平
  三、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五、依法保护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
  六、促进贸易通关便利化
  七、提供集成化、高效能政务服务
  八、完善企业服务体系
  九、打造科学城特色营商环境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光明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