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协委员:“预制菜监管完善以前不适合进入食堂及养老院”

最新信息

上海政协委员:“预制菜监管完善以前不适合进入食堂及养老院”
2024-01-22 19:45:00
2023年,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中。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预计2026年升至万亿元。
  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预制菜也面临争议。
  2024年1月21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前夕,预制菜引起上海市政协委员的注意。政协委员呼吁在促进市场发展的同时,规范管理,保障市民食品安全。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高益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少星连续三年关注预制菜产业发展,同时其在投资领域对预制菜有所涉猎。他在2023年向上海市政协提交的《关于规范预制菜标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提案》获评优秀提案。
  他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三年来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稳步增长。预计未来3-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以20%左右的高增长率逐年上升,在2023年达到5165亿元,在2026年达10720亿,我国预制菜产业有望发展成下一个万亿级市场。其中,上海位居第二,企业数量达14家。
  他同时指出,预制菜产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如产品标识不清、监管力度薄弱等,让不少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卫生、安全问题表示担忧,通过有效管控,明确预制菜标识,提升预制菜质量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内容。
  知情权,是目前预制菜引发争议的主要来源。
  “预制菜可以比喻成升级版的方便面。在一家餐厅消费,人家煮的是方便面、还是手工拉面,一目了然,但是预制菜因为是半成品,拥有混淆性。因此在保证消费者知情权上,需要注明。”黄少星说。
  他指出,目前预制菜知情权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在外面平台和线下餐饮店,预制菜已有一定规模的渗透率。其中以外面平台为代表的线上餐饮,预制菜使用率较高,但是至今都没有明确标注的监管要求,需要尽快研究进行补充。
  在黄少星看来,预制菜引发争议还与其标准不一有关,“预制菜的界定、生产、包装都需要有严格的标准去执行。”
  2023年1月发布了《上海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对预制菜的定义、分类、生产环境等进行了规定,但并未对营养成分作出规定。
  黄少星认为,相关部门总体检查力度较弱,还存在不具备正规生产条件的小工厂、小作坊供应预制菜原材料的乱象,预制菜制作的原料、加工、保鲜速冻、运输仓储等无法得到保证,易造成食品安全漏洞。
  因此,他建议相关部门严格监管餐饮店使用预制菜时提前预知消费者,做到对预制菜产品从原材料、添加剂、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标识规范、尾端销售的全链条监管,避免监管盲区,严格落实《上海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同时具体化制定预制菜营养标准,质量标准。在国家政策下引导实施,严格把控,完善监管,加强填补监管盲区。
  2023年,预制菜进校园曾引发社会对于该产业的强烈关注。
  在黄少星看来,预制菜市场在高增长的同时,行业标准并不完善,整体上还不够成熟。因此,他建议在预制菜产品只可以进入消费者有主动选择权的商品市场,而不得进入让消费者被动选择的市场,如学校食堂、职工食堂、养老院等。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上海政协委员:“预制菜监管完善以前不适合进入食堂及养老院”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