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座车站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10年变迁

最新信息

从一座车站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10年变迁
2024-02-23 23:04:00
2月23日14时,北京南站候车室响起了悠扬动听的《新春乐》小提琴演奏——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南站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和元宵节,以乐队快闪形式共同举办庆祝活动。
  北京南站被誉为“中国高铁第一站”,10年来,见证了“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发展。
  “每5分钟就有一辆京津城际列车从北京南站发出。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来,北京南站助力京津城际旅客交通出行,精准实现‘一日一图’,日均发送旅客从2014年的3.4万人次,增长到现在的4万人次。”北京南站副站长王玉宝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北京南站10年来的变迁,是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十周年来的成果缩影。
  距离更近了
  “请乘坐北京南开往天津的C2043次列车的旅客,在20-23检票口检票,在22站台上车。”2月23日13点22分,距离C2043次列车发车还有15分钟,北京南站候车室里开始循环播放乘车广播。
C2043次列车正在检票
  作为京津城际铁路的始发站,北京南站见证了中国高铁发展历程中的诸多首次,被誉为“中国高铁第一站”。
  王玉宝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10年中,北京南站作为一座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断拉近京津冀三地的距离。
  “高铁时间”越来越短。“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来,京津城际客流日益增多,国铁北京局精准实行‘一日一图’,列车不断扩容,目前基本运行图为126对。10年间,北京南站京津城际已累计发送旅客1.1亿人次,最短每5分钟就有一辆京津城际列车从北京南站发出。”王玉宝说。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8月1日开始,京津城际列车全部更换为“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复兴号”在京津城际铁路实现时速350km/h运行,让北京、天津之间的“高铁时间”大幅缩短至半小时。
  另外,2023年6月15日,京津城际列车部分车次采用重联或长编动车组列车,北京南站京津城际始发总运能达到8.5万人,相比于之前的运行图来说,运能增加1.4万人,增幅达到20.5%,有效提高每周早晚通勤高峰时期的运能,充分满足京津间旅客出行需求,半小时交通圈再升级。
  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来,北京南站在售票方式上也发生了许多变化。2月23日,北京南站售票车间党支部书记薛雅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南站在2008年8月开通之初,使用的是蓝色磁卡票。2019年12月10日,京津城际及延长线涉及的北京南、天津、天津西、武清、塘沽、滨海、军粮城北7个车站试点实施电子客票业务。”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10周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0年奋进,三地区在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10年来,京津冀三地打通“断点”“堵点”,加快构建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拉近三地时空距离。
北京南站候车室
  “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据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新闻发布会介绍,京津冀区域内高铁总里程已经由2013年的1284公里增长到2624公里,实现了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京津冀地区“1小时交通圈”初具规模,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交通圈”基本形成。
  截至目前,京津冀三地区高速公路总里程近1.1万公里,相较于2014年的7983公里增长37.7%,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06公里/百平方公里,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
  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纵深推进。津冀港口集团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津冀港口货物吞吐量超19亿吨,港口群在环渤海、内陆腹地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提升。
  根据京津冀三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天津、河北将拓展协同发展的深度广度。
  天津市将更加注重发挥港口优势,推动港口作业智慧化向航运服务智慧化拓展,建设港口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加大“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内外贸同船”覆盖范围,提升港口效率和服务便利化水平。强化同国际国内重要港口和航运、物流等头部企业创新合作,从衔接供需上重点拓展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的航线,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300万标准箱。
  北京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将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建成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实现国道109新线高速通车。
  立足10周年,京津冀三地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透露出全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在取得更多成果成效上展现新作为的决心。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从一座车站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10年变迁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